兩會觀察:新增環境資源界別對黃金礦業的影響
發布日期:2023.03.10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相關情況。
增設環境資源界別,是新一屆全國政協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自1993年第八屆全國政協增設“經濟界”以來,全國政協首次出現新增界別。十四屆全國政協環境資源界別有80余人,在34個界別中屬于人數較多的一個,其成員包括環境資源領域黨政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科研專家、能源資源領域企業負責人等。據《中國黃金報》記者梳理,環境資源界85名委員的背景涵蓋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水務、城市規劃、海洋、林業、礦業、地質、化學、古生物、建筑、氣象、交通、法學等多個領域。除全國政協外,地方政協也已經對界別設置進行了相應調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新一屆政協委員名單中均增設了“環境資源界”或“資源環境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生物系教授童金南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新設環境資源界的委員。作為地質學家,在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后,童金南就一直對環境問題比較關注,在往年全國政協委員的小組討論會上,他經常從地質學角度對環境問題進行探討。履職期間,他還曾多次做客《中國黃金報》兩會直播間,就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問題與網友交談,并指出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是這幾年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的關鍵內容之一。
很長時間以來,如何通過有效治理減少礦業開發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一直是礦業企業的難題。如今,我國黃金礦業更是將綠色發展理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正為此進行一系列的努力:在礦業勘探過程中重視綠色勘查,為將來的生產經營奠定堅實的綠色發展基礎;通過調整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地質找礦工作手段和技術,運用先進的找礦方法、設備和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實施地質勘查全過程環境影響最小化控制,實現找礦和環保“雙贏”;高標準做好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職能由過去的“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新增了“環境保護”要求,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國政協新增環境資源界別正是在適應這個趨勢,不僅順應了我國對環境資源的新認知,也是實現“雙碳”目標、保障耕地及能源安全的必然舉措,體現出國家層面對環境資源的高度重視,表明我國對環境資源的認知已經到達新境界。
新界別代表著新使命、新要求。面對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礦山建設越來越高的要求,我國礦業企業應始終聚焦“雙碳”目標,不斷鞏固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格局,真正讓我國黃金礦業成為備受尊重的“綠色黃金”。(摘自中國黃金網)